长沙3月5日电 (记者 唐小晴)产业扶贫带动23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、吸纳35890贫困人口就地就业、解决312.8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、推动资源力量向“贫中之贫、困中之困”聚焦……湖南省政府近日批复同意2019年拟摘帽的邵阳县等2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。至此,该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。

“以这些贫困县为脱贫攻坚主阵地,湖南探索了‘四跟四走’产业扶贫、‘互联网+社会扶贫’‘互联网+监督’等一批‘湖南经验’,打造了一批精准脱贫‘村级样本’。”3月5日,湖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、主任王志群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表示。
51个贫困县减贫456.3万人
内陆省份湖南共有51个贫困县,其中国家级贫困县40个(含37个片区县、3个片区外国扶县),省定贫困县11个。近年来,湖南省委、省政府紧紧围绕党中央确定的脱贫目标,科学部署、强力推进、尽锐出战,推动51个贫困县有序脱贫摘帽,带动全省脱贫攻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。
数据显示,该省51个贫困县2014年-2019年减少贫困人口456.3万人,占全省减贫总量的70.1%;贫困发生率由19.49%下降到0.48%,降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.19个百分点;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137元提高到11344元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.43个百分点。贫困地区水、电、路、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,贫困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明显增强。
王志群表示,湖南以51个贫困县为脱贫攻坚主阵地,探索了“四跟四走”产业扶贫、“1143”扶贫劳务协作、“无抵押、无担保、基准利率”小额信贷和“互联网+社会扶贫”“互联网+监督”等一批“湖南经验”,打造了一批类如花垣县十八洞村的精准脱贫“村级样本”,有效确保了“脱真贫、真脱贫”。
据了解,2014年以来,针对51个贫困县,湖南各级累计共派出3.5万支驻村工作队,安排160万名结对帮扶责任人;安排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3.4亿元,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21亿元,投入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38.8亿元。尤其是自2018年开始,该省将纳入贫困县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当年新增部分,切块50%倾斜安排到深度贫困地区,连续三年单独安排3.3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到11个深度贫困县。

“输血”变“造血”产业扶贫富农家
位于湘南的永州市新田县总人口45万人,其中农业人口37.41万人。由于发展条件先天不足,该县2011年被列入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。
脱贫攻坚需要因地制宜。新田县大力发展以蔬菜、大豆、辣椒、优质稻等为主的富硒产业,富硒农产品核心基地达14.6万亩,成功打造成为富硒农产品之乡、全国富硒大豆之乡。
通过龙头带动,该县103个贫困村分别培育了1个30亩-50亩的农业产业示范片区,实现产业基地奖扶贫困村全覆盖。2019年全县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14703户贫困户,58070名贫困户人口与产业园、示范区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,签订了帮扶协议。
“东升农场蔬菜畅销粤港澳、远销欧洲和东南亚,被评定为永州市粤港澳‘菜篮子’建设工程首批基地。”新田县扶贫办一位负责人表示,该县2016年至2018年贫困村退出103个,成功实现全部退出。
新田县仅是湖南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。据统计,湖南累计投入380亿元,在51个贫困县建设扶贫产业园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382个,组织8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20850家农民合作社参与,带动23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。
就业扶贫方面,该省帮助51个贫困县142.2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,通过建设424家就业扶贫基地、2038个扶贫车间,开设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,吸纳35890贫困人口就地就业。

“四剂药方”祛“穷病”
王志群表示,回过头来看,湖南贫困县脱贫摘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,即高位推进,集中力量攻克堡垒;实事求是,科学制定滚动计划;精准施策,逐一补齐短板弱项;从严从实,全力确保摘帽实效。
记者了解到,坚持贫困退出的标准和程序,湖南出台了《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》和脱贫退出验收年度实施方案,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五级书记对脱贫退出签字背书,同时在尊重第三方评估独立性的同时,组建质量总控团队、督导组、专家组,更加严格质量管控、问题研判和过程管理,确保评估过程公平公正,评估结果真实可信。

打赢脱贫攻坚战需做到全面小康“不落一人”。目前,湖南51个贫困县尚有11.6万未脱贫人口,占全省剩余贫困人口的58.3%;已脱贫的450多万人需要巩固提升。
“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也给脱贫攻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。当前,我们正采取针对性措施,全力解决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、扶贫项目建设推迟、贫困群众增收面临压力等问题。”王志群说。

“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,内生动力需要进一步增强。”湖南省扶贫办副主任贺丽君说,湖南今年的扶贫工作主要围绕“收官”二字开展,在突出抓好产业扶贫、全力促进就业扶贫、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深入实施消费扶贫等领域发力。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,坚决克服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从严惩治群众身边微腐败,坚决杜绝数字脱贫、虚假脱贫,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。(完)
【编辑:白嘉懿】凡注有"AA时尚网"的稿件,均为AA时尚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AA时尚网,并保留"AA时尚网"的电头。